五月调控205次!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加51.5%!

刚刚还是“小阳春”,转眼间又降温……楼市的不确定性让人摸不着头脑。近两个月各种楼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更是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

眼瞅着,2019年已快过半,今年的楼市“热”还是“冷”,下半年将走向何方?让我们帮你理理——

毛思倩摄  新华社发

5月,在全国土地市场交易中,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交易情况与三四线城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特征。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逐渐热了起来,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却出现了下调的趋势。

刚刚过去的5月,在全国土地市场交易中,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交易情况与三四线城市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特征。

据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土地供需规模小幅上涨,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加超过50%,其中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成交持续火热,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了81%。

在此基础上,5份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逐渐热了起来,该月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4889.33亿元,同比增加了51.5%。

与此同时,5月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却出现了下调的趋势,三四线城市5月成交土地1325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9687万㎡,同比下跌8.33%。

受访专家解释称这与当前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成交趋于平稳,库存量略有上升的整体市场背景不无关系。

大湾区/长三角成交易主力

5月土地成交规模同环比均小幅上涨,特别是受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热的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加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成交2078宗,同比下跌7.11%。虽然土地成交数量整体下滑,但其中住宅地成交升温较快,5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面积为8408万㎡,同比增加19.22%,土地出让金为4889.33亿元,环比上月增加16.69%,同比增加超5成。

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土地成交数分别为43宗、710宗,同比涨幅分别为34.38%、1.39%。二线城市仍为全国土地市场的“主力军”,当月土地出让“吸金”总额达到了241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了81.03%。

5月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保持火热,热点城市土地的成交带动作用可谓十分明显,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内的重点二线城市的市场表现十分突出。

分城市来看,2019年5月土地出让金超过了200亿元的城市中,位于长三角的城市就达到了7座,成为近期土地快速升温的地区。

2019年5月全国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前十名

数据来源: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

其中,杭州5月份共有9宗宅地及7宗商业和办公用地出让,在平均溢价率为27.98%的情况下,合计获得土地收入265.71亿元,位居首位。天津和重庆则分别以233.65亿元、221.04亿元紧随其后。

不过,尽管单月土地收入“不菲”,但5月整体全国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却相对平稳,整体土地出让金前十名城市的土地平均溢价率为23.79%。

值得一提的是,5月二线城市的土地成交榜单中,长三角地区除了杭州之外,常州、温州、上海、绍兴、无锡、宁波均进入了前10榜单。

一线城市供应量涨幅最大

在土地供应方面,5月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供应量小幅上涨,其中住宅用地供应量整体涨幅比较明显。

据诸葛找房数据中心监测,全国主要地级市2019年5月土地供应2415宗,同环比均小幅上涨,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13%。

5月各级城市土地供应及环比情况

数据来源: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

分城市来看,5月一线城市共供应土地达到了38宗,同比上涨了26.67%,引领全国当月土地供应量涨幅;其中住宅用地供应14宗,同比上涨了250%,上海供应9宗,广州供应3宗、北京供应了2宗,深圳则无宅地挂牌。

在二线城市方面,5月共供应了828宗,同比上涨了6.15%,其中住宅用地供应338宗,同比上涨58.69%。就城市来看,青岛、重庆和天津分别供应了31宗、25宗和22宗,成为5月二线城市中宅地供应前三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5月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同比却出现了小幅下跌,一二线城市的土地热度似乎并未传导至这类城市中。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国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量1549宗,同比下跌了1.84%。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道:“5月份对于土地市场来说,一线城市近期供地明显增加,说明地方政府在供地目标的完成上加快了节奏,同时也和近期的房企资金面有关。”

 “房企资金到位情况整体较好,进而地方政府会积极供地,这样土地市场也不会出现类似2018年的流拍的尴尬现象。”严跃进告诉记者,对于当前的三四线城市来说,近期库存数据略有上升,房价本身也开始平稳,所以市场没有过去的热度,这个时候市场成交的情况也会传导到土地市场上,进而引起市场降温的状况发生。

史上最密!5个月调控205次

205次!这是媒体统计出的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数字。

正可谓“楼市一夜春风来,千城万城调控开”,楼市的小阳春还未入夏,“降温”的冷水就已经泼下——  

广州:部分银行再次提高首套和二套房房贷利率;

南京:多家银行对首套房利率进行上调

……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控高达41次,4月份更是高达60次,3月份仅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15次, 2月份21次,1月份68次。 

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发布调控政策,与2018年同期的159次相比上涨接近30%。

专家指出,最近两个月房地产调控超过百次,从历史看,密度处于最高阶段。

密集调控都调了啥?

这么密集的调控政策,都涉及哪些方面呢?

1、房屋限售——

4月28日,丹东规定同一楼盘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每月环比涨幅不得超过0.6%,限售房屋则由新建商品住房扩大到二手住房,同时还增加了限购的有关规定。

5月,苏州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内新房实施3年限售措施,对苏州工业园区二手房实施5年限售措施。

2、住房贷款——

4月15日起,国管公积金实行“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

4月份,石家庄、西安、合肥收紧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5月,广州部分银行再次提高了首套及二套房房贷利率。

3、土地政策——

4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制定实施住宅用地分类调控目标。

苏州吴江区某地块发布土地出让补充公告,将市场指导总价、网上竞价中止价格及一次性报价全部降低。

梳理这些楼市调控政策不难发现,既有中央对“房住不炒”等调控政策的再次强调;也有相关部委释放出加强监管的明确信号;地方政府更是充分诠释“一城一策”,针对各自市场情况,出台了多个具体落地举措。

正如专家所言,2019年的楼市政策看似变化多样,实则围绕市场而行,标尺只有一个,即保持楼市稳定。“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正在体现出其真正蕴含的意义——防止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楼市将何去何从?一个字,稳!

调控频出,消息不断,楼市将走向何方?

从调控思路和市场反响看,未来楼市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稳!

那么,“稳”字何来呢?

支撑一:政策效应叠加,效果逐渐显现

政策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房地产市场,中央的调控决心之大不容质疑,也无需担心调控思路的朝令夕改。不难预言,“稳”将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

在一连串的政策效应下,调控效果逐渐显现。多家机构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走出了“过快上涨”的区间,全国找房热度整体出现降温。

支撑二:供给持续增加,选择更加多元

专家表示,棚改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库存多的城市,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促进了房地产去库存。此外,有些城市推出的“限竞房”等,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支撑三:购房不再盲目,预期趋于理性

随着调控思路的统一,房地产市场也少了一份冲动,多了几分理性。

实际上,炒房客们也逐渐意识到,冲动是魔鬼,市场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而对于刚需来讲,理性的判断和成熟的市场,都为稳楼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说了那么多,究竟要不要买房呢?

总之,如果是刚需,该出手时就出手

来源:粤港深湾区地产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