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人们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
有时,环境会让人感到孤独...
有时,只是因为第二杯半价,却无人可以分享...
5月初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比例达13.15%,而2005年该比例还只有10.73%。在这些独居人口中,“空巢青年”的占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空巢 — 原来孤独是可以那么具体青年:
· 微信聊天界面,文件传输助手置顶,以及各种外卖平台红包群和扒券助手群。
· 对第二件半价又爱又恨,马上要败给促销员的时候,迅速被脑海里的:「我一个人吃不完…」拉了回来。
· 「紧急联络人」什么时候可以从填空题变成选择题?一个人去医院本来也没什么要紧,但打着点滴被通知家属缴费的时候,还是心酸。
· 深夜加班回到家,看到早上掉在地上的东西还在那里,莫名其妙的想发脾气。
· 虽然没有在门口摆上男人的鞋子,但在深夜的出租车上快到家的时候,还是会假装发出:「我到家了,快下来接我呀」的语音。
· 收藏的美食地图,旅游攻略,都逃不过从「我一个人去怎么了」到「还是算了吧」的命运。
老人:
· 女儿今年又不回来了,她说在英国刚毕业想旅游,不急着回家。我以为等了女儿博士毕业,终于可以过一个久未的春节。
·儿子说他忙,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快,平时电话也很少打,但是我知道他牵挂妈妈,每个月都寄钱回家。
·老伴走的早,中秋儿子一家人说要去马尔代夫,当然,也带上我这个老父亲;自己腿脚不利索就免得去添麻烦了,估计菜也吃不习惯...成了家,儿子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回不回来都无所谓...
日本漫画作家高木直子曾经创作了一本可以说是独居者自画像式的作品——《一个人住第五年》,一个人在东京生活的她有自由惬意,也有寂寞无奈,也有胆战心惊。
不难看出,无论哪个阶层或年龄段,都避免不了“空巢”的可能性......
血拼妹今天走遍大街小巷,打听大城市忙碌人群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应届毕业小姐姐:
认为“空巢”现象比较普遍,大家迫不得已,但目前也无法改变,生活当然是苦的,最终能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甜的。
空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空巢。
所以被访的小姐姐A希望等自己有经济实力后,第一件事就是买套房子,无论大小,把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
·沪飘的佛山小哥哥:
自己在上海工作有很多朋友,时不时都会在家聚会开趴;但是隔壁邻居——独居的老人引起了小哥哥的注意。“我不知道当我们放音乐很大声的时候,隔壁的老人从来没有一丁点儿意见,或许嘈杂对他来说不是噪音,而是热闹。我希望他的子女多回来看看他。
心地善良的小哥哥今年也不过二十出头,年轻气盛的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但是从邻居的生活状态看出来了,人需要陪伴,老让你更需要陪伴。所以他自己以后也会接爸妈到他生活的城市,不会孤单。
·等孙女放学的阿姨:
当说到”空巢“,阿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人。或许是年纪相似更加感同身受,没有儿女的陪伴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常陪伴自己对话,不至于空虚。
看着她脸上带有的笑容,血拼妹认为或许现在能接孙子孙女的阿姨们,都是那一部分幸福的群体吧!
·IT青壮年:
现在处于”空巢“状态的年轻人也不少;他有一个同事自述:加班完回家会对着家里的墙发呆。周末经常会与同事小聚来解乏的IT小哥说:生活也没有那么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回家之后每个人的状态是什么样他就不清楚了。
每个人每天都看起来匆匆忙忙的,好像有忙不完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每个人都分身乏术,但是也有可能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在每一个看起来繁忙的背后可能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如同本期街访中受访者所说:“空巢很可怕,其实没有人会真的爱一成不变的孤独。”有亲人可依恋,是我们生活永远离不开的主旋律。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