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遇见深圳:四位大咖跨界同台,透露了怎样的

【导语】人居空间,是生活趣味的承载,也是自我认知的体现,更是个体差异的表达。从建筑到空间再到部品的层套中,每一个细节都在向外传递着独特的生活态度。在人居需求不断升级的当下,一场以装配化为核心的住宅革命正在进行。3月19日,让我们遇见·深圳,一同聆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四位达人的人居新理念。

时间:2018年3月19日上午 9:00-12:00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Hall5

“家的容器”——住宅设计师逯薇的“住商理论”

“房子不必大,住好才是家。”

作为住宅设计师及“住商”传播者,对于家,逯薇有着自己的理解。

人居,其实诉说着你身心的“想法”。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因此,空间的规划、物件的摆放和材质的选择,实际上也承载着满足身心、感官需求的功能。你居住的房子,是否容得下身体的“想法”?

 3月19日上午,逯薇将现场带来主题分享——《人性化“住商”》。

 

 “家的逻辑”——深家协住宅精装研究院院长关永康的“逆推式设计”

传统逻辑中:建筑设计先行,全屋部品在后。

实质上,住宅更像是俄罗斯套娃,好不好用由最内层决定。因此,正确的住宅设计逻辑应该是在统一部品、内装、建筑设计语言基础上,从部品设计到内装设计、建筑设计。

19日的发布会上,深圳家具协会住宅精装研究院院长关永康将带来主题演讲《住宅产业链分析与讨论》,从逆推设计的逻辑来诠释当代生活方式和未来人居设计的大趋势。

 

 “家的物志”——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费勇的“百件好物”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一句话道出国人对古朴大雅的追求。时至今日,明代美学仍影响着家居的时尚潮流。

19日上午,《长物志》译本独家首发暨“百件好物家居”发布环节上,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费勇将从《长物志》的角度,为我们呈现古今家居好物。

旧物今观,用时尚的方式解读传统的物件,探寻当代与未来结合的人居体验。

 

“家的质感”——腾讯家居全国总编张永志的“质感趋势”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中国家庭对人居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居体验,既关乎空间环境,也牵连居住方式。

围绕“人居体验”这一主题,腾讯家居、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研究院及深圳家具协会住宅精装研究院联合发起“2018中国质感人居体验调研项目”。从市场与用户维度,围绕“当代生活方式”与“未来人居设计”两大方向,通过大数据与用户调研的方式描绘人居生活新方式的全景图。

届时,腾讯家居全国总编张永志将带来《2018中国质感人居体验报告》,通过大数据告诉你如何提升人居质感。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品质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人居价值观。

粗放式的人居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以提升人居需求为着力点的“住宅变革”悄然来袭。

研究过去,追溯历史本源;

关注现在,紧密关联时代;

放眼未来,畅想无限可能。

“当代生活方式·未来人居设计”

3月19日·深圳 与你不见不散!

(文/黄佳漫)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