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下的房价上涨和消费

    人口流动的真相。人口仍然流向一二线,三四线人口回流证据不足。根据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增速一直处于0.3%左右,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0.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当前,一线人口流入放缓主要与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直接相关,而优惠政策和经济迅猛发展是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的主因。目前少数三四线城市出现人口流入,一部分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的溢出效应使得周边三四线城市人口也出现流入,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务工人员返乡养老。但是这一块占比有限,三四线的人口增速整体依然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意味着整体来看人口在流出。当然,三四线城市的城镇人口占比在逐年提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不容忽视。

    展望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仍将流出,二线城市将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受到人口红线的约束,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将持续放缓。二线城市相比于三四线拥有更好的生活资源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一趋势中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年轻人仍然会选择加入二线城市而不是回到家乡。此外,未来溢出效应仍会持续,一二线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和其他三四线城市也将出现分化。

    房价上涨的真相。房价短期上涨与棚改货币化相关。尽管三四线城市人口回流非常有限,但是三四线的房价全面上涨是事实。人口流动与房价上涨的矛盾其实在于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属于长期变量,而房价短期的大幅增长与棚改货币化密不可分。资金从央行流出,经过国开行和地方政府最终为拆迁居民提供资金购买本地住房,这一做法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大量需求,会推动房价上涨。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可持续。考虑到房价与人口长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的趋势使其不具备房价长期上涨的基础。当然,三四线城市中大量农村进城人口确实也带来了本地新增需求,但近几年的房地产销售实际上透支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购房需求。

    消费增长的真相。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和农村居民入城推动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总消费表现优于一二线,主要原因在于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的财富效应更明显,而对一二线城市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此外,三四线城市大量农村居民入城之后,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规模也会扩大。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会有一定程度放缓。随着城镇化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升还有一定空间。但是本轮房价上涨过后,部分城市房价收入比偏高,同时居民债务扩大,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未来将逐步强化。

    地产投资承压,消费增速下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和投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都接近或者超过50%。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回落将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向下压力。一旦房价不再上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供需失衡将压制销售,最终导致房地产投资回落。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放缓将拖累我国消费增速。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正从促进转变为挤出,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将逐渐明显。尽管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总量,但消费升级并没有结束。未来,一二线城市将成为创新消费的主阵营,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知名消费品牌扩展市场的蓝海。

    2017年北京和上海人口均出现负增长,在一线城市严格控制人口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是否会出现人口回流?这些城市的房价上涨和消费升级又是否能持续?

    1.人口流动的真相

    回答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弄清三四线城市是否出现了人口回流。

    人口仍然流向一二线,三四线人口回流证据不足。按照统计局的划分,我们将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根据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增速一直处于0.3%左右,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0.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这说明人口仍旧存在由三四线向一二线城市涌入的情况。

    但一二线城市之间出现分化,一线人口流入放缓而二线人口流入加剧。2017年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速下降至1.4%,尽管二线城市2017年数据还未完全公布,但是从趋势来看,人口流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这说明,二线城市承接了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出。

 

    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放缓主要与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直接相关,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在2017年双双出现负增长,而广州和深圳的人口仍然保持了3%和5%的正增长。近年来,上海和北京不断提高落户条件,而广州和深圳放宽人才落户限制,两者的区别恰恰说明人口流入放缓与行政控制人口相关。

   

    但是在一线严控人口的情况下,人们并没有选择回到家乡,而是转投二线城市怀抱。

    面对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出,二线城市纷纷把握时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落户。例如,长沙和成都出台了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借毕业证就可以办理落户;而南京、杭州、长沙等地还为符合条件的应届生提供了各项补贴。当然,除了优惠政策以外,二线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也是人口持续流入的重要因素。以杭州、天津、成都、武汉为首的强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要明显快于西部和北部的弱二线省会城市。

   

    少数三四线城市人口出现流入,一部分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的溢出效应使得部分周边三四线城市人口也出现流入,例如昆山市的常住人口增速一直维持在1%以上,2016年甚至达到4.6%。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务工人员返乡养老,早期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可能存在大量年龄较大的务工人员返乡养老的情况,例如广元、信阳和永州。

    但是这一部分占比有限,三四线的人口增速整体依然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意味着整体来看人口在流出。根据我们对160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统计,2010年-2016年常住人口增速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的城市仅有63个,其中人口增速超过1%城市仅有5座。

   

    当然,三四线城市的城镇人口占比在逐年提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不容忽视。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平均减少农村人口1400万人,由于一二线城市的农村人口占比较低,所以城镇化对三四线城市的城镇人口提升效果更强。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计算了部分省份三四线城市2010年-2014年的农村人口变化幅度,结果发现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农村人口缩减幅度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望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仍将流出,二线城市将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根据十三五规划,目前上海、北京和广州的人口已经接近自己设定的2020年人口上限,而深圳的人口增长空间也不大。预计未来,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将持续放缓。而二线城市相比于三四线拥有更好的生活资源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一趋势中期不会发生改变。在一线严控人口的情况下,未来年轻人仍然会选择加入二线城市而不是回到家乡。因此,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出现象将会持续。

    当然,未来一二线周边的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存在人口流入的情况,并且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和产业外迁,溢出效应会更加明显,未来这部分城市和其他三四线城市将出现分化。同时,人口老龄化以后,部分农民工陆续返乡养老,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也将会逐步增强,但是并不改变年轻人向一二线城市流入的趋势。

   

 

 
“厕所革命”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针对城市、农村的不同情况,努力补齐厕所问题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融入创新理念,力争花小钱办大事。
  老百姓都呼吁出门就能够找到厕所,现在厕所少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有的临街单位以及经营场所也愿意向公众免费开放厕所,方便老百姓的应急之需。箭牌卫浴通还专门制作了一款找厕所小程序,只要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A附近厕所”就能够找到,不出10秒帮你找到附近的厕所,非常方便。

城市厕所革命重在管理,强在服务,不仅要提升厕所的数量,也要提高厕所的质量。要将厕所打造成一个干净、卫生、安全的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健康舒适的如厕环境。箭牌卫浴作为一家民族企业,在卫浴行业深耕多年,一直以来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箭牌卫浴为了响应厕所革命,特别打造了“健康如厕月”,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健康如厕的理念,希望更多的人在用上舒适的卫浴产品的同时,也要注意卫生和健康。公共环境的营造是靠大家一同去努力的,仅仅是厕所的环境改变了,但是大家的行为没改变是不行的,所以两者应该同时进行,一同提升。厕所看似小事,但实际上确是变现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
  农村的厕所革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振兴农村的重要组成。在厕所革命中将旱厕改成水厕,并且建议将农村的“空心房”利用起来,引导群众拆掉闲置房、危旧房、零散房、违建房等“空心房”,支持他们在政府规划的集居点集中建设新房,建好卫生清洁的厕所。健康如厕月是箭牌卫浴首次提出的理念,如厕是每个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健康的如厕环境中,不但能够给人健康的心理体验,最主要的是能够保证如厕人的身体健康。
  城乡厕所革命的不断升级,也是卫浴行业的一个机会,箭牌卫浴在卫浴行业一直保持领先态势,在厕所革命中更是推出了健康如厕月等一些列的活动,大力支持并推进厕所革命的进行,这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