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住宣布自2019年4月1日起上调部分产品的建议零售价,涉及卫浴、厨房、门窗、地板等多个品类,涨幅1%-12%。2018年多家卫浴企业因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利润下滑,有企业表示会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2019年第一波涨价潮一触即发。
卫浴产品最高涨12%
日本骊住公司日前宣布,计划从2019年4月1日起,上调部分建材及住宅设备的厂家建议零售价。此次涨价针对日本市场,暂不知中国市场会否受到影响。
骊住表示,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高企,该公司已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削减经费等方式寻求压力转移。但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目前仍在上涨,并且预测未来将有更大幅度的上升,凭企业单方面的努力已很难应对,因此决定提升建议零售价。
据公告,此次涨价涉及的厨卫品类包括马桶、浴缸、浴室配件、浴室柜、洗手台、整装卫浴、水槽、厨房部件等,其他建材品类则包括门窗、地板、围栏、车库部件、室内建材等。卫浴产品方面,部分浴缸涨3-12%,部分马桶及浴室配件涨3-8%,部分浴室柜及洗手台涨2-5%,部分整体浴室涨1-7%。从骊住公布的一份涨价表中,住宅用的多款智能马桶、整体浴室代表产品“SPAGE”等均在涨价产品之列。
“Refore”智能马桶涨价约3%
“SPAGE”整体浴室涨价1-4%
“ESTA”浴室柜涨价约2%
根据计划,卫浴、厨房及门扉类产品的涨价将在2019年4月1日起实施,室内建材、地板等产品的涨价将在同年6月3日起实施。
欧美市场也有涨价计划
骊住此次涨价看似突然,其实有迹可循。在该公司所属的骊住集团较早前发布的2018上半财年报告中,就有所提及。2018年4-9月,骊住集团销售额8882亿日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事业利润138亿日元(其中日本128亿,海外79亿),下跌66.1%。
不仅日本本土,骊住集团欧美子公司的事业利润也出现下滑。尤其是美国的美标,该公司去年4-9月销售额虽然增长了15%至628百万美元,但事业利润却减少了22%,仅为27百万美元。骊住在财报中表示,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计划将成本压力通过商品价格作转移,而4-9月属于渗透期,因此利润率偏低。
除了通过涨价来转移压力,骊住表示还将通过简化组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高涨带来的压力。
中外卫浴企业均面临成本压力
除了骊住集团,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TOTO去年4-9月销售额为2810亿日元,与前期基本持平,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却分别下滑20%和12%,中国及日本市场的业绩下滑带来了负面影响。TOTO指出在中国市场营业利润下滑,除了有销售额减少等因素,最大原因在于制造成本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当期营业利润较去年减少人民币75百万元,仅为478百万元。
制造成本上升导致TOTO中国市场营业利润减少71百万元
国内瑞尔特也面临同样的烦恼。该公司近日预计2018全年净利润变动幅度在-20.00%至10.00%,业绩变动的原因除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还在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瑞尔特2018上半年营收为43594.08万元,虽然同比增长1.01%,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29.72%至8177.30万元,下滑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瑞尔特指业绩变动的原因是原材料及劳动成本上升等
去年9月,潮州产区配件企业也在一片原材料持续涨价的压力之下,集体发布涨价函,盖板、水箱、水球等卫浴配件纷纷上涨3至4元。有企业负责人在涨价通知中诉苦“生产成本逼近企业正常运作生命线”。据悉,2018年以来,除了水箱的原材料上涨、铜镍等金属、天然气、纸箱、工厂厂房租金、劳动力等成本也涨了几番,许多大型企业也因压力接连上调了产品价格,中小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2019年涨价潮不可避免?
去年经济形势严峻,有消息指,包括国内多家知名卫浴企业,2018年的业绩都出现下滑。除了原材料及用工成本,出口形势、环保整改、停产限产、租金、油价等因素也同时向卫浴企业施压。这些因素的叠加必然影响整个市场,企业的涨价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适应。
最新消息指,2019年第一周,原纸、废纸价格双双上涨,全国超过50家纸厂上调废纸报价,涨幅介乎20-100元/吨。同时,陕西榆林等地多家煤矿也出现爆发式集中涨价,目前煤矿门口拉煤车增多,多家煤矿要求客户暂停派车,严格管制排队车辆。另一边厢,德国、荷兰、塞拉尼斯等国也相继上调了包括甲基丙烯酸在内的原材料价格,涨价风暴全球蔓延。
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卫浴行业集体涨价在所难免。作为生产企业,怎样调整企业架构,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仍是短期内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木材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初加工产品有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再加工产品有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木材需求不断增长,推动木材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木材消费约60141万立方米,其中造纸消费占64.48%;其它人造板、实木地板和木质家具制造等约占35.52%。
不过,虽然木材加工业取得显著进步,但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内木材产量有限,供需矛盾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进口木材合计(原木+锯材,原木材积)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0849.7万立方米,金额199.86亿美元,分别增长15.6%和23.2%;2018年1-7月,合计进口木材6598万立方米,预计全年将超过1.1亿立方米。
其中,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木材占我国进口木材的八成以上,2018年上半年达81%。
国内木材产量方面,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用材林的成熟林过少、质量差,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木材产量增长后劲不足,2014年开始已进入下行通道。
2013年,国内木材产量达到8438.5万立方米,而到2016年木材产量已下降至7775.9万平方米。预计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下滑,到2023年木材产量约为5859.8万平方米。
综上所述,我国木材加工业正面临资源环境、木材供需矛盾等问题,但市场需求依旧旺盛,行业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未来需提高综合利用率水平
针对当前发展形势,在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木材加工企业需提高综合利用率水平来应对。长期以来,我国对人工林木材性质与林木培育、加工利用关系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对木材功能性改良等方面高新技术的采用仍停留在粗放的研究水平之上,以致我国现有的人工林一方面材质材性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能根据其材质材性进行充分合理利用,造成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提高综合利用率水平将成为行业发展主要趋势。提高综合利用率意味着需要开展木材高效加工利用技术、非木质资源利用和废弃木材的循环再利用技术研发,以提高木材和非木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保证有限的木材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市场需求。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高林业产业素质,不断促进森林采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除了提高利用率,大力发展木材节约代用也将行业发展方向之一。对此,需进一步加大对木材节约代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高木材的防护能力,推广木材的干燥、防腐、防蛀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突出抓好电力、铁道、工矿、包装、住宅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木材节约代用。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