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萌/证券日报2018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历史上政策出台最频繁的年度。据不完全统计,与房地产相关的各项调控措施已累计出台450次,同比2017年上涨75%且刷新历史记录。随着调控效果的持续现象,对于房地产企业而
荣盛:2018年签约额1015.63亿元 同比增49.51%
中国网地产讯 7日晚间,荣盛发展披露销售简报。2018年12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168.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8%;签约金额192.19亿元,同比增长19.84%。2018年1-12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983.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73%;累计签
流动性释放 首套房贷利率下调空间增大
新年首周,央行送出流动性大礼包,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针对此次降准,资金需求量颇大、敏感度较高的房地产行业,一时间成为各方议论的焦点。
"过山车"之下的燕郊购房人:房价从4万到不足2万
从每平方米4万多元到如今不足2万元,售楼一条街从门庭若市到冷冷清清【新闻广角】“过山车”之下的燕郊购房人编者按记者 杜 鑫2017年,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收入79.88亿元,工业总产值636.43亿元
“接力贷”鼓励子女用老人资格买房,绕开限贷享受首套房优惠
原标题:“接力贷”要防绕开限贷的政策漏洞新华社杭州1月6日电有网友近来称“杭州有银行悄悄调整了房贷政策,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可接力还款,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引发不少人关注。此事实际情况如何?是一项
女作家给郁亮的公开信:万科,一栋房子45处漏水,我住在草棚吗
畅销书作家张艳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给万科郁亮接连写了两封公开信,控诉其所在万科楼盘一系列难以接受毛病,再质问万科究竟是如何“活下去”?……来源:作家张艳华(writer_zyh),作者:张艳华(畅销书作家,MBA学历,同济大学MBA校友
从青岛高新区取消摇号管窥楼市调控 “房住不炒”稳预期
原标题:从青岛高新区取消摇号管窥楼市调控 “房住不炒”稳预期“因城施策”料扩围 日前,青岛市高新区暂停公证摇号购房,成为全国第一个暂停公证摇号购房的地方,也打响了2019年地方楼市调控微调的“第一枪”。中
2019房企新目标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2018年,房地产市场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调控政策未见松懈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业绩依然刷新历史新纪录,但增势已放缓,融资也艰难。在冬天还未到来前,就已感到异乎寻常的冷。“活下去”喊出了房企
国办: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查封、强拆要全程音像记录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意见要求行政执法机关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国务院新闻办公
房企先保安全再谈超越
李一戈按理说,大数据时代,凡是用数字说话的排名应该是越来越透明了。但也不尽然。前不久,听到朋友说起某企业老板,命令属下将其在××排行榜的位次往前挪20名。虽说有些机构做排行榜存在可商榷的商业空间,但一下子前移
重庆第七次调高住房房产税起征点,每平方米调高21 75元
[摘要]自2011年至今,重庆总共7次调高了高档住宅房产税起征点。2011年,重庆房产税征税试点开始。当时出台的房产税试点政策分“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前者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
租房抵扣个税动了谁的蛋糕?房东:要是申请,就退租!
[摘要]原来税务机关可能不掌握房东的房租收入情况,通过纳税申报后,房东的房租收入就会被记录,因为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需要保留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备查。因此,出租人如果不配合,在住房租金这一专项附加扣除方面,就很
张大伟:央行降准精准向实体经济注水 目的绝不是楼市
4日晚间,央行公告称,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
摇号买房现松动 楼市从狂欢回归理性
买房摇号,这种模式一度引起各界热议,2018年摇号选房几乎已成为热点城市的标配。2018年年中,深圳几个“网红”楼盘采取公证摇号的方式售房,上百万的诚意金,千人冒雨排队……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限价政策下新房与二手房之
近八成房企完成2018年销售业绩目标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忠安)房企龙头万科本月4日率先发布去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万科2018年销售额超过6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近几天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八成的房企完成了全年的业绩目标。有分析认为,2019年
降准利好楼市?直接影响或是房贷利率继续回调,全面刺激可能不大
在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微调之际,央行又宣布了一个大消息——降准!尽管近几次降准,央行都强调是“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但是仍会被大部分人认为降准释放资金最终会流向房地产领域,再加上总理